盧雅聰醫師 – 中醫減緩中風後遺症

作者 : | 標籤 : | Comments: 0 | 1 月 7th, 2014 | 累計瀏覽次數 : 5889

隨著急診醫學的發展,中風的死亡率已降低,每年死於中風的人數已減至若3000人。而每日有若60名初次或再次中風人士,即每年若20000人。中風是致殘率高的疾病,輕則一側肢體肌力下降,重則出現偏癱、失語、排尿及吞嚥困難等。在中風早期接受針灸治療,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殘率。

中風分為缺血性及出血性兩類,一般急性發作時入院接受溶栓(缺血性中風)或清除顱內血腫手術(出血性中風)。何時接受針灸治療是不少家屬的疑問,一般只要各項生命體征都穩定,便可進行針灸治療。研究指出針灸有助改善中風急性期昏迷、嚐睡恢復情況,自主意識恢復早,後遺症越輕,復康療程越短。

突然昏仆、不省人事屬中醫「中風中臟腑」範疇,分為閉證與脫證兩類。由於臟腑失調,加之七情、飲食、勞逸不節,而致風痰火內生,氣血逆亂。針刺以醒腦開竅法以督、任脈為主,輔取心、肝經的穴位。陽氣虛衰者可配合灸艾治療,痰熱內閉的配以刺血。中醫強調辨證論治,切忌不問症候不經診斷自行餵服安宮牛黃丸,此為寒性開竅之藥,體虛的人誤用,可能救命不成反誤事。

中風恢復期,除體針外配合頭針治療,患肢從完全發不了力到肌肉能收縮、抬起及輕度伸屈,肌力逐漸恢復。部份病人肌力恢復過程中步入痙攣期,患肢肌力無法控制,當肌肉被伸展時便觸動肌肉劇烈收縮,患肢彎曲。此時配合透刺法,從陰經透向陽經或從陽經透向陰經的刺法,調理氣血,疏通經絡,溝通表裡兩經,達陰陽平衡,如常用丘墟透照海、曲池邊少海、合谷透後溪。

針灸中藥的早期介入,有助加快中風的恢復,患者配合主動鍛鍊,能減少偏癱的後遺症,有助提高生活質量。
leg-01

返回